以政策精准化服务扩内需(记者手记)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笔者近期到分处东、中、西区域的3个省份调研,从车间到田野,从数字到实效,充分感受到了各类经营主体努力向上生长的劲头。
进一步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更好服务于扩大内需这个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基层一线的实践,给出了一些启示。
瞄准扩大内需新增长点,加强政策供给。2022年,相关部门出台规定,明确了轻型牵引挂车这一类车型定义及所需C6驾驶资质,这意味着,人们想要体验房车,不必全都购买一体式房车,拥有符合标准的普通私家车和相应驾照,加挂拖车即可。就是这个政策,让生产挂拽拖车连杆零件“球颈接臂”的湖北省宜都市仝鑫精密锻造有限公司,去年至今效益倍增。眼下,在地方财政、金融信贷政策支持下,这家企业正建设新产业园,扩产能、上台阶。可见,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政策供给的改革创新至为关键。梳理我们的“供给侧”,看看还有哪些像小拖车般等待“上路”的需求,财税政策可加力予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