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的发病原因,识别图谱及防治方法
黄瓜是广大群众最喜欢的蔬菜之一,可是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会让黄瓜大量减产,严重影响市民们的生活,所以农民朋友和经销商们要积极有效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确保黄瓜正常生产!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
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病斑直径0.2-0.5厘米,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
成株发病,多从温室前沿开始,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正面不显,后病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病斑变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
黄瓜霜霉病发病的病因:
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
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清洁菜园,病区灭菌处理 黄瓜收获后,拔除残株败叶集中沤肥或烧毁,以减小残留在田中的病原数量;重发病地块,在收获结束、拔秧之前,每667平方米用5%石灰水100kg均匀喷布全株和地面,或每667平方米用熟石灰粉20kg进行喷粉处理。
②种子处理 用50℃温水恒温浸种20分钟,捞出后冷浸3~4小时,进行药剂拌种,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按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种后催芽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