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膨大期关键的管理技术你知道吗?
随着大姜“大培土”的基本结束,说明地下姜块的膨大已进入关键阶段,也是夺产量的重要时期。不少农户都说在这个阶段,地里的大姜地上部植株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性黄叶、斑点病(姜农称黄点子)、青虫(夜蛾类)以及钻心虫(姜农称截虫子)等病虫害问题,姜农可不能小看了这些地上部信号,那么将生姜膨大期关键的管理技术告知大家!
1、缺镁:发病部位从老叶开始,叶脉间失绿黄化,呈鱼翅状。
2、缺铁:从生长顶端的嫩叶表现均匀的“鲜黄”色,甚至有些泛白。
3、缺钾:“干尖”,可导致地下部姜块膨大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后期因脱氮黄叶早衰,影响产量。
一、勤浇小水
生姜喜湿润而不耐旱,一般以浅锄松土后浇水为宜。如遇干旱,应增加浇水次数,但不可大水漫灌。9月份是生姜根茎生长的最佳时期,对水分需求明显偏多。浇水以7-10天一次为宜,雨水偏多时少浇水。浇水时间应以早上和傍晚为宜,中午尽量不要浇水。
二、均衡施肥
生姜生长期长,需肥量较大,特别是生姜中后期的需肥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80%。9月上中旬,当姜苗具有6-8个分杈时,此时是根茎迅速膨大期,可根据植株长势,酌情追肥,称为“补充肥”。这次追肥一方面可促使茎叶茂盛,使生姜根茎迅速膨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生长后期脱肥而导致茎叶早衰,影响产量。一般除大量元素外,还需要补充微量元素硼和锌元素,建议选用地一大,对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有脱肥现象的地块,能够明显提高后期产量。
三、多次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