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缺素症有哪些症状和发病规律?怎么防治?
桃树缺素症是桃树生长期间出现的一类病害,严重影响了桃树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桃树缺素症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农户们种植桃树提供更好的帮助。
1、缺氮症
1.1症状
缺氮会使全株成熟的叶或近于成熟的叶变为黄绿色,黄的程度逐渐加深,叶柄和叶脉则变红。严重缺氮时,叶肉出现红色斑点,后期斑点坏死,叶片从当年生长的新梢基部开始脱落,并逐渐向上发展。
1.2发病规律
缺氮初期,新梢基部的叶片逐渐变成黄绿色,新梢随即停止生长。当继续缺氮时,新梢上的叶片由下而上全部变黄,叶柄和叶脉则变红。因为氮素可以从老组织转移到幼嫩的组织中,所以缺氮症多在较老的枝条上表现较早、较重,幼嫩枝条表现的较晚、较轻。严重缺氮时,叶脉之间的叶肉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点,到后期许多斑点发展成为坏死斑。在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的桃园易出现缺氮症;在砂质土壤上的幼树、新梢迅速生长期、强降雨过后的几天内容易出现缺氮症。
1.3防治方法
缺氮的植株容易矫正,可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追施氮素化肥,症状迅速缓解。可以土施硫胺、尿素;也可以喷布0.1%~0.3%的尿素溶液。
2、缺磷症
2.1症状
缺磷的桃树叶片皱缩,狭小,叶柄及叶背的叶脉呈紫红色,后期呈青铜色或褐色,叶片与枝条呈直角。
2.2发病规律
因为磷可以从老组织转移到幼嫩的组织中被重新利用,因此老叶首先表现症状。缺磷初期,叶色较正常或者变为浓绿色或暗绿色,叶肉革质、叶片皱缩,狭小,严重时老叶往往形成黄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花叶。新梢基部叶片较早形成离层而脱落。缺磷植株的果实小且成熟早,果色晦暗,肉质松软,味苦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有斑点或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