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内膛光秃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止对策?
桃树属于喜光性强的树种,为中型乔木,栽培管理容易,气候适应性强。桃果汁多味美,营养丰富,色泽艳丽,芳香诱人。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多种食品,如糖水罐头、果酱、果干、蜜饯、果汁等。在生产中常因整形修剪不当等原因,造成内膛枝条细弱,花芽少,严重时可造成树冠内膛光秃,使结果部位外移,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1、内膛光秃的原因
一是早期落叶。叶片提前脱落抗冻性较差,枝条长势弱,光合效率低,减少了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容易发生二次枝,加重了桃树内膛的光秃。二是大小年结果。桃树大小年结果是引起盛果初期内膛过早光秃的主要原因。大年产量高,树体养分消耗过大,使内膛枝条营养积累减少,造成花芽不饱满,枝条细弱;小年时,内膛枝条密而旺,易形成徒长枝,光合效率低,通风透光性差,容易导致内膛枝条枯死。三是整形修剪不当。在整形中,主要是结果枝组更新不合理;主枝呈直线延伸生长,而且内膛枝条过密,徒长枝未能及时疏除;主枝开张角度小,大多在40~50°等。
2、防止对策
2.1合理培养主枝
桃树顶端优势强,对主枝延长枝采取“轻剪缓放不打头”,以削弱顶端优势,促进花芽的形成和树冠下部枝条的生长。桃树主枝培养成弯曲延伸生长,使各部位长势均衡,克服上强下弱,特别能有效促进下部分枝的生长发育。冬剪时,可以通过背后换枝头等方法,逐年加大主枝角度,使主枝呈弯曲延伸生长。
2.2开张主枝角度
主枝角度过大时,通透性差,树形紊乱,易造成背上枝密而旺,引起结果部位外移;主枝角度过小时,树势上强下弱。适宜的主枝角度能有效防止上强下弱。据多年的实践调查,桃树自然开心形主枝角度应以60~70°为宜。部分树姿较直立的桃树品种,主要通过背后枝换头及坠、拉、撑等措施开张主枝角度。而树姿开张的桃树品种(如大九宝、蟠桃),应通过抬高主枝角度进行调整。